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可以是属于一个人的寂静时光,也可以是属于一群人的智慧交流。在世界读书日的这一天,我们一起读书,一起分享读书的收获,享受读书的乐趣。
请看我们今年的读书推荐分享,按照推荐人姓氏拼音先后顺序:
陈艺婧
推荐书目:《浪漫主义的根源》——[英]以赛亚·伯林
“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强。”
本书根据伯林所作的关于浪漫主义的系列演讲编著而成。在经历了启蒙运动对范式、对称与均衡的孜孜以求,一股纠缠的反理性主义思潮从历史的洪流中,跌宕出普世对理想主义的敬仰、对悲剧的理解、对遥远和无限事物的兴趣与渴望。通过考察西方浪漫主义革命的形成与沿革,不难发现矛盾、反叛性与荒诞不经在18世纪“优雅时代”下暗流涌动,演绎出包含艺术自由的多元认知、深刻的情感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认识、对统一性回答的警惕意识等在内的浪漫主义观念。浪漫主义之下,观念与实践的差距逐渐为文学、哲学与美学所接纳,被构造为人类不完美的尺度;而浪漫主义关于价值创造与多元理想的见解,更使得政治、经济、法律乃至整个世界的价值观与行为秩序发生了深刻转变。
不同于一般晦涩艰深的哲学大部头,本书最大程度保留了演讲自然随意的语式风格,是一本适合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翻开阅读的轻松哲学读物,特别推荐给对用典、排比和韵律有偏好的读者。如果你将“浪漫”作为当下生活的基本主张,或被要求行为要具有浪漫的表达,不妨藉由本书了解下浪漫的起源。希望经历浪漫主义之后的你,能在理性形式下发现生活真实的行诗。
段桃
推荐书目:《减糖生活》——[日]水野雅登
– 体重逐渐增加
– 容易疲劳
– 很难瘦下来
– 总是又困又累
– 体寒且容易浮肿
– 皮肤没有光泽
如果存在以上问题,也许是身体发出信号告诉你该“减糖”了。
《减糖生活》这本书图文并茂,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书中分析了减糖能让人变瘦的原因,介绍了5大减糖饮食方式、118个减糖食谱,并针对减糖过程中常见疑问给出解决方法。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书正确认识减糖,重新审视日常饮食,实践正确的减糖方式,变得更瘦、更年轻、更健康!
傅广锐
推荐书目:《西方美术史》——丁宁
每每去欧美国家旅游的时候,自然少不了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期待把那几件久负盛名的作品都看过一遍,但真看到高大上的原著以后,又往往看不懂好在何处,总是匆匆留影而去……你是否也有相似的困扰?
丁宁老师的《西方美术史》是一本非专业的入门史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将美术小白领入西方美术殿堂。整本书大概按照时间-地理-艺术家-代表作的路径,对于不同的流派特点和传承,每幅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沟通和艺术特点,以及后续影响平易地展现开来——没有深涩的学院析理,只有一个个鲜活的艺术世界被打开。
盖敏
推荐书目:《杀死一只知更鸟》 [美国] 哈珀·李
这是一本有关公平、正义、善良与勇敢的书。故事背景设置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代的南方小镇,故事以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有关隐居不出的怪人邻居拉德利,另一条有关被控强奸白人少女的黑人汤姆·鲁滨逊;两条主线在结尾处巧妙融合在一起。在有关黑人汤姆·鲁滨逊的故事中,作者生动刻画了一场法庭审理,折射出人们朴素的对善良与公正的价值判断难以冲破陈腐落后的社会规范藩篱的困境。本书以知更鸟比喻那些善良无辜的人,“知更鸟只唱歌给我们听,什么坏事也不做。它们不吃人们园子里的花果蔬菜,不在玉米仓里做窝,它们只是衷心地为我们唱歌。这就是为什么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柱罪恶。”尽管探讨了如此深刻的主题,这本书却以一个六岁孩童斯库特的视角展开,笔触温暖、幽默、充满童趣,在阅读时令人时刻想起童年那些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时光。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李佳
推荐书目:《美国经济制裁风险防范》——孙才华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进行的大背景下,“经济制裁”这几个字经常映入人们的眼帘。对于广大企业来说,充分认识和理解美国经济制裁制度、类型以及基本措施,做到知己知彼,从而从日常经营以及交易等层面防范制裁风险是十分重要的。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美国经济制裁制度,并且结合实际处罚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提出应对美国经济制裁风险的建议,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法务和律师等而言,是一本具有实用性的工具书。
蒋睿馨
推荐书目:《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
经常有人问我,你在法国留学,那法国是不是真的就那么浪漫呢?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经常不知道从何回答。地铁穿过塞纳河边,看着夕阳余晖照在河面的确有一种浪漫的感觉,不过法国的很多城市给我更多的是历史文化的洗礼和思考。
基于这个初衷,今天给大家推荐“林达” 夫妇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初次翻开这本书,恍惚间我仿佛回到了在法国留学老师带着我们各大博物馆、教堂上课,讲述不同的教派和不同的历史故事的那段时光。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是烂大街的旅游手册、购物指南,而是以现在的视角,站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与古老历史的对话与心灵撞击。作者通过对历史细节和场景的故事性的叙述,丰富了我们对艺术、历史、宗教与文化的理解,带着我们从不一样的视角感受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魅力和韵味。
疫情的影响,大家的假期都变成了“家里蹲”或者国内游,选这本书,愿大家的心灵能跟着作者的思绪进行一次历史和文化的旅行。也希望大家可以暂时放下生活的“苟且”,享受片刻短暂的诗和远方。
李文强
推荐书目:《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美]理查德·波斯纳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复杂、碎裂和信息无处不在的世界中,如何准确确定事实和法律的适用,对于法律从业者愈来愈难。波斯纳主张司法要应更为现实主义,即法官在裁决时一定要关注司法的系统后果,要比较不同司法解决方案的不同后果,并准备接受其中合乎情理的、说的通的结果,而不是一定要得出一个可论证、无可辩驳且逻辑上正确的结果。波斯纳从法官的角度对于如何裁判进行了剖析式解读,对于没有司法工作经验的律师真正理解法官的思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贾肖男
推荐书目:《长知识的古代纹样涂色书》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纹样 ,每个纹样都有独到的配色。
这种纹样及用色的高段位,展现出古人对美的追求顶天立地,穷极想象。从大漠石窟到地下墓穴,从屋顶瓦当到室内陈设,从弹奏的琵琶到宴饮的瓷盘,纹样覆盖衣食住行,装点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休憩时光,拿起彩笔,一起来感受古人的高级审美吧。
孙亮
推荐书目:《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英]西蒙·辛格
不像王小波笔下李卫公挨打而证出定理,又穷其一生来隐藏这个发现那么悲剧,真实的费马,以一句颇具挑逗性的批注,让后人用三百年来论证。请大家记住,费马彼时的正职是一名文职官员,很可能正在担任高等法院的法官。这本不是纯粹的数学史,更应被看作数学家史,对我们这些被时代归责的文科生来说,不无裨益。
吴施妮
推荐书目:《乡土中国》——费孝通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讲究长幼有序,为什么乡间重语言不重习字,为什么攀交情重关系而不重权利和契约,为什么故土难离还要落叶归根?”或许看完本书你会有新的感触和解答。
《乡土中国》全书六万多字,薄薄一册,却是社会学书籍中经典的经典。作者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全书由费老乡村社会学的讲义整理成集,涵盖了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社会变迁等多方面内容,文字多以乡间见闻来引出道理,读来画面感十足又很有趣。
本书是一个契机,从生活了数千年的社会关系的实质出发,让我们从新的视角理解那些由于时代鸿沟和身处环境不同所造成的思维差异。
吴振
推荐书目:《丰子恺家书》——丰羽
《丰子恺家书》是由丰子恺的孙辈丰羽编辑的一部书信集,包括文革特殊时期的书信和给儿子恩狗的画两部分,谈及了家庭诸事和对子女的点滴关心与教导,也有谈论诗词和书画的心得,更有许多在逆境中的心境剖白。其中饱含的是一位父亲对子女的舐犊之爱,更浸润着一位学者的文学素养和赤子之心。
一封封家书中平凡的字句娓娓道来温暖人心,附注的白描简笔画看来又充满童真、妙趣横生。就我而言,一方面初为人父的慌张和焦虑被丰子恺先生平和又有温度的文字一点一点熨平;另一方面,也更懂得如何与自己的父母相处,更加倍珍惜“平昔家庭敦友爱”的时光。后疫情时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知相守,成为了我们面对未知和困难最重要的依靠与力量源泉,这也许也是本书在如今读来的另一层感悟吧。
余学文
推荐书目:《无法还原的象》——陈嘉映
《无法还原的象》是哲学大师陈嘉映的一本学术杂记。我是一个业余的哲学爱好者,这本既有深度又不难懂的书给我极深的印象。或许,就像《理想国》一样,哲学家的话语并不必然需要套上晦涩的词汇才能表达。这本书总体上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是陈嘉映老师的哲学历程,他在前几章说到在20世纪60-70年代特殊的知识匮乏时期,是如何从朴素的思考一步步登堂入室,对于我而言是非常有共鸣的,所以我把微信签名改成“我们所经历的,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连串的克服”。第二部分主要聚焦于陈嘉映老师对一些哲学问题的思考,虽然说是思考但多为演讲的文字稿、学术札记,并非一板一眼的学术论文,这里仅援引第十章《无法还原的象》一文中的一句话作为脚注,“在人的水平上,事物是美的或丑的或无所谓美丑的,是善的或恶的,是自由的或受奴役的,而不只是看似善的或恶的。”这本书读下来并不是“轻松”的,简明易懂的言语里依然能感受到陈嘉映老师对于或普世或中国、或具体或抽象的问题的思考,希望这本书能让你关注到一些并非心灵鸡汤的真哲学问题。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