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议室出来,张然就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回到办公桌上,她用手杵着头,似乎遇到了履职这家公司HR总监以来的最大的麻烦。3月份,总部的HR部门来通知,说要把中国区各个公司的法务部都整合到亚太地区总部,相应地,公司以后只保留Legal Business Partner的职位。从那时起,张然就为这事儿头疼:该怎么跟法律总监谈呢?她在办公室里和法律总监时不时就碰到,连打招呼的表情也变得有点不自然。今天,终于把这事儿摆在台面上说了一个半小时,结果法律总监非常不乐意,还拍了桌子,不欢而散。“哎,不就是变个Title,工资和待遇都没变,他怎么就那么犟呢?”,张然和同事小声抱怨着。
法律总监李小钦那边也不高兴。他半年前才被猎头挖过来,说实话,最让他满意的就是这个Legal Director的头衔,从法学院毕业七八年了,好不容易熬到一个知名公司法务部的头儿,怎么能说取消就取消呢?他在会议室和张然据理力争:“劳动合同上写着职位,我们就应该依照那个职位来履行”,“当初挖我的时候约好的职位,不能说变就变”、“劳动合同变更?我觉得是一个协商的结果,而我这边没法同意”,他一股脑地把不满都发泄出来。回到座位上冷静了一会儿,李小钦觉得有点后悔,给张然发了微信,说刚才不是针对她个人的。
怎么才能把事情推行下去呢?张然又一次打开了外部律师曾经给的法律意见,这种情况也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而《劳动合同法》只提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看来,没有李小钦的配合,真的不行。
二、这是一种劳动法上的“僵局”
在日常的用工管理中,我们确实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面对一个管理决定或者提议,公司有公司的看法,而员工有员工的考虑。在双方意见相左的时候,法律的回应方式不尽相同,比方说,当我们谈到三期女职工、医疗期内员工解除的时候,劳动法给用人单位画出了解雇保护的红线;当我们谈到不胜任工作员工的调岗或者培训的时候,劳动法则同意了公司附条件的单方行动;而在我们的案例里,法律似乎又变得克制而寡言,如果双方没法协商一致,公司就会进退两难:进则滋生劳动争议,退则方案流产、前功尽弃。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作劳动法上的“僵局”。
劳动法上的“僵局”并不少见,除了以上的案例,还容易出现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关于工资的谈判中。
我们假设以下的情形,南方某省的一家电子部件公司里有几千名员工,工资由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组成,前者略高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而后者才是工资的主要部分。最近两年以来,员工一直看不到涨薪的迹象,就推举了五个员工代表跟公司反映一下,还向管理层交了一份正式的“请愿”。接到请愿以后,管理层那边一时不知如何处理,就上报了外国的股东。这个流程耽误了很久,导致员工迟迟得不到回应,大家情绪发酵,对涨工资的期待也变得更高了。一些小伙子不去厂房上班,转而去围住仓库门口,说工资要翻两倍,公司一天不给回答,一天仓库就出不了货。公司那边也有自己的苦衷。近年来市场上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价格下滑,公司利润空间变小;同时,公司现在的工资已经比内陆省份的关联公司高出不少了,管理层频频受到股东控制成本的压力。种种因素导致公司一时无法满足员工关于涨工资的要求,双方僵持不下。而这种情形,是一种范围更广、影响更大的“僵局”。
三、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化解“僵局”?
劳动关系兼具经济关系和人身关系的特征,出于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劳动法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劳动关系现象,因此,“僵局”并不让人意外。在僵局下,法律解释穷尽,双方进退两难,此时,用人单位作为劳动法义务的主要承担者,就要主动尝试从法律以外寻找破局之道。
比方说,在关于人事调整、岗位变动的僵局中,公司可以设法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经营理念、认同调整背后的经营决策和目的,也可以给员工合适的允诺,让员工看到长远的利弊得失,积极配合;在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僵局中,公司可以主动了解员工的苦衷和不情愿之处,例如:是关于经济补偿的原因?还是关于职业发展的原因?相应地,公司就可以着手症结,从补偿待遇和再就业培训上给予激励;而在关于工资的僵局中,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建立起员工持股计划,给员工一种同舟共济的主人意识,也可以优化福利待遇结构,加强雇主品牌建设,让员工拥有一种荣辱与共的归属意识,还可以根据法律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建立起运行良好的工资协商机制,从而在程序上预防、化解僵局。
总而言之,劳动关系的一方永远是拥有情感和利益诉求的个人,用人单位面对无法避免的僵局,既然法律失语,就要试着从“人”的身上寻找答案。
更多文章,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