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Shoesmith、赵泱地   硅谷办公室

tom.shoesmith@us.kwm.com | +1 (650) 888-2611

大家普遍认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不会批准任何与中国相关的半导体行业交易,但事实并非如此。Trump执政期间,中国公司收购美国半导体公司的交易大约有60%获得了CFIUS批准,这一比例与其他科技行业交易的通过率基本持平。详情可参见我们此前关于Trump任期内的CFIUS数据统计。

近期的一则好消息是CFIUS批准了中国台湾公司Yageo (www.yageo.com) 对一家美国电容器制造商金额高达18亿美元的收购,该美国公司主要生产钽、铝、多层陶瓷、薄膜、纸、聚合物电解质和超导体(www.kemet.com)。

Yageo并不是在中国大陆设立的公司,但其在中国大陆有三处生产设施,与中国大陆联系密切。CFIUS近期暂停或否决了多项看似与中国有关联的交易,即使作为买方的外国主体实际上并不是中国公司,也并未被中国主体控制。例如,德国公司Infineon对美国公司Cypress Semiconductor的收购延迟了数月,据说这是因为CFIUS担忧该德国公司与华为之间存在关联。在此之前,另外一项对半导体公司Cree, Inc.子公司Wolfspeed的拟议收购也因类似的担忧在2017年被CFIUS否决。2018年,CFIUS否决了博通对美国公司高通的收购,博通并不是一家中国公司,但很显然CFIUS担忧博通与中国的关联,以及收购如果完成可能会对与华为——一家与该交易毫无关系的公司 – 的竞争格局产生不利影响。

半导体行业亟需一些好消息。长期以来,美国的风险投资者对半导体公司的投资热情都不高,但这些半导体公司却受到亚洲投资者的追捧。Cypress收购和最近Kemet交易的最终成功获批表明并非所有与中国有关联的半导体行业交易都“胎死腹中”。科技行业的交易仍然能够获得CFIUS批准;如果获得CFIUS批准难度较大,投资者们仍可探索其他既能实现交易方的商业目标同时又不触发美国国家安全担忧的可行方案,例如通过采取技术许可、设立合资企业以及其他不会赋予外国实体对美国企业或业务控制权的交易结构。

本期60秒速读的启示:亚洲投资者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仍有很大希望获批,交易方要灵活变通、勇于创新、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