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景云峰 胡梅 戴梦皓

2022年6月21日,根据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下称“UFLPA”)下预定时间表,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the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s,下称“CBP”)关于所谓“涉疆强迫劳动货物”的进口执法正式开始实施。根据UFLPA的相关要求,为明确后续执法具体标准和要求,在6月13日和6月17日,CBP以及所谓强迫劳动执法工作组(Forced Labor Enforcement Task Force,下称“FLETF”)牵头部门美国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下称“DHS”)先后发布了《UFLPA下进口商操作指引》(下称“《指引》”)以及《防止涉华强迫劳动货物进口的战略报告》[2](Strategy to Prevent the Importation of Goods Mined, Produced, or Manufactured with Forced Labo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下称“《战略报告》”),对UFLPA后续进口执法的相关规则、监管要求进行了相应说明。从《指引》和《战略报告》的相关内容来看,UFLPA的相关执法从法律依据、具体措施和相关处理流程上而言,与原基于《1930年关税法》第307条规定[3]下发布的暂扣令(Withhold Release Order)所开展的进口执法流程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要求企业务必引起重视。在本文中,我们会对《指引》和《战略报告》中的新机制以及UFLPA后续对企业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进行解读,并从实务视角就相关应对措施与大家进行探讨。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