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公众号“知产北京”
作者:郭豫蒙 制图:陈春磊
绽放璀璨,栉风沐雨,回归祖国20年的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日益拓宽深化,两地互涉纠纷和司法问题不断增多,在知识产权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时代背景下,全国法院如何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为香港与内地的经济交流、合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委托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司法大数据研究中心以中国裁判文书网、北京审判信息网中2014年1月1日——2017年5月30日间涉及香港的835件知识产权案件为样本进行分析。
涉港知产案件量逐年增长——经济发达地区案件量占比大
通过样本数据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审理的涉港知识产权案件呈逐年增长趋势。 (2016、2017年数据或受文书公开滞后影响)。 其中,2017年上半年公开的裁判文书已接近2014年全年涉港知产案件量,反映出内地与香港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交流程度不断加深。
超八成案件为商标权领域案件——商标行政保护是重点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结涉港知产案件最多——约占全国三成
典型案例
【(2015)京知行初字第5966号】【第三人乐途运动香港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观塘开源道】
2.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支持商评委裁定对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被异议商标“中电兴发”不予以核准注册,认定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被异议商标“中电兴发”与中电控股有限公司引证商标构成近似。
【(2015)京知行初字第131号】【第三人中电控股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红磡海逸道】
3.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驳回焦作中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诉讼请求,认定焦作中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诉争商标与恒生银行有限公司引证商标构成近似。
【(2015)京知行初字第2381号】【第三人恒生银行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环德铺道,汇丰集团成员之一】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20年间,内地和香港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也不断增多。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规制市场秩序、推动内地与香港共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香港回归,一国两制,二十华载,繁荣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