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国家设立大湾区并着力将其打造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从定位不难看出,实行充分的市场经济和法治经济,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引擎和全新的模式,无疑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使命。要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离不开破产重整制度。通过破产重整,挽救那些一时陷入财务困境和经营困境的企业,从而为湾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SX公司通过破产重整涅槃重生,就是破产重整制度保驾护航的典型案例。
Continue Reading 通过破产重整挽救企业,为湾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SX公司破产重整再生之路
项目捷报:负债数百亿元的东北特钢涅磐重生
作者:金杜律师事务所
2017年8月8日,东北特钢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破产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暨出资人组会议成功召开,重整计划草案获得高票通过。金杜律师事务所作为破产管理人团队中唯一的专业机构,履行破产管理人职责,助力东北特钢集团涅磐重生。
Continue Reading 项目捷报:负债数百亿元的东北特钢涅磐重生
舜天船舶破产重整案获评“2016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
作者:金杜律师事务所
2017年1月07日,在《人民法院报》最新公布的 “2016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中,金杜律师事务所代理的江苏舜天船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舜天船舶”)破产重整案名列其中。该案不仅是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和证监会之间会商机制的首个案例,也是上市公司重整同时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首个案例,在案件处理的参考性以及对于市场和社会的整体影响方面均意义重大。每年由《人民法院报》编辑部评出的十大案件均为在过去一年中全国各级法院审判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案情疑难复杂或审判结果有重大突破和借鉴作用的典型案件。
Continue Reading 舜天船舶破产重整案获评“2016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破产重整
作者:刘延岭 杨立 金杜律师事务所争议解决部
破产重整,实践中也称之为司法重组、法庭内重组、破产保护,是在人民法院主导下进行的企业重组活动,是《企业破产法》规定的三种程序之一。与破产清算程序不同,破产重整程序旨在帮助限于困境的企业脱离困境、实现重生。自《企业破产法》于2007年6月1日实施以来,沪深两市已有49家上市公司实施了破产重整,其中47家已完成重整。此外,部分从沪深两家交易所退市的公司也实施了破产重整。从实践来看,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或者退市公司多数具有债务负担沉重、持续经营能力较弱、盈利能力较差的特点。从结果来看,破产重整程序确实起到了拯救困难企业的积极作用。长航凤凰(SZ,000520)、长航油运5(400061)是近年来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实现企业脱困复兴的典型案例。
破产重整作为在人民法院主导下进行的企业重组活动,具有司法程序的属性,人民法院是程序的主导者、监管者。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程序也不例外。由于实施破产重整的企业是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属于证券监管的范畴,故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程序涉及到司法与行政、人民法院与证券监管部门的衔接和协作问题。随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的不断增多,证券监管部门遇到了不少涉及破产重整的新问题、新情况。
全文阅读,请点击此处。
重整——困境企业的重生之道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以无力偿债为基本标志的企业财务困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难题。在国内,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形势同样严峻。一方面,大量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在外需下滑、内需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伴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资产负债率大幅攀升、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而在诸如煤炭、钢铁、光伏以及造船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中,部分行业或地方的龙头企业资金链断裂、陷入债务困境的报道已屡屡见诸媒体。另一方面,随着宏观调控下银根紧缩、银行信贷规模压缩,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融资的难度在不断加大,而市场融资利率水平的不断走高也带动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很多传统行业的盈利状况进一步恶化,加剧了资金链的紧张状况。除此以外,在融资渠道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拓宽的情况下,国内很多地方兴起的企业“互保联保”这种抱团取暖的业务模式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融资难题。然而一旦企业间的担保链条任何一环出现断裂,就存在引发银行催收风暴,触发大面积的企业资金链危机,导致整个链条上的企业陷入困境的风险,并进而可能严重影响区域内的市场经济环境及金融生态环境。
Continue Reading 重整——困境企业的重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