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全国碳排放权市场正式进入第一个履约周期。与此同时,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这一战略目标的全面提出,建设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也在如火如荼地有序推进。年初设立的广州期货交易所(“广期所”)让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碳期货市场充满遐想。根据市场机构预测,未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级。 我们在这里就作为交易品种的碳排放权与建设中的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一点梳理和思考。
Continue Reading 绿色权证:中国碳排放权产品和碳金融市场的展望

By Stanley Zhou, Janet Gu and Leimin Yu 金杜律师事务所金融资本部

Nowadays payment service is increasingly interweaving into commerce and the Internet in China. Its role as the last-mile infrastructure provider connecting the two arenas for many business models is increasingly being appreciated by the market. Not long ago, China’s payment sector was, by and large, not accessible to foreign players, although many foreign players wish to enter into the rapidly growing Chinese payment market and many domestic payment service providers wish to have certain foreign participation as a way to gain access to the offshore capital market.
Continue Read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resented by Foreign Investment to Domestic Payment Industry

作者:周昕 虞磊珉 金杜律师事务所金融资本部

近日, 经国务院批准,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并自即日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7号》(以下简称《公告》), 明确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准入和监管政策, 在境内外支付行业中引发广泛关注。随着传统商业场景与互联网场景的深入结合, 第三方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作为商业模式”最后一公里”设施提供方之一, 其价值也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希望进入中国支付服务市场, 同时境内支付机构开展境外资本运作的意愿也空前高涨。本文简要分析中国支付服务市场准入监管现状, 外资关注的支付业务类别与《公告》内容, 对外商投资境内支付机构所需关注的监管事项与面临的挑战予以着重分析。
Continue Reading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 外商投资境内支付机构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 Scott Farrell, Annabel Griffin, Roslyn Hinchliffe and Claire Warren.

farrell_s (1)griffin_a智能合约是指一份能自动执行本需要手动才能完成任务的协议。

智能合约就是任何能自行执行部分功能的协议。例如,一份能自动计算合同当事人待付金额,并安排支付这笔金额的合约。智能合约将减少协议执行过程中的人工干预。

其自动化主要依靠软件代码。

自动执行的部分是由软件程序操作的,并需要将命令以逻辑编码的形式表达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 “如果……则……” – 如果一个特定日期已到,那么一方则会向另一方的银行账号中汇入特定金额的澳元。表达逻辑编码时,选择正确的代码语言非常重要。代码写得好,并且无懈可击也同等重要。如果采用了不合适的代码语言,或者代码写得不好,智能合约将容易受到攻击,就像最近 Ethereum区块链中DAO的遭遇一样。

全文阅读,请点击此处

作者:Scott Farrell、Claire Warren、Roslyn Hinchliffe和Johanan Ottensooser 金杜律师事务所

farrell_s (1)智能合同”是一个含义包罗万象的流行语,可以用来解释一切,从实现区块链(另一个流行语)的价值到律师职业的终结(这不可能正确)。最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智能合同(有个不吉祥的名称,叫做“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简称“DAO”)遭到了“攻击”。对许多人来说,这意味着用计算机代码代替律师的梦想被击碎。这是否是对这一新生技术发出的如同电影《终结者》中“天网”式的警告,预示着过度依赖机器会充满危险?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但是,在金融合同领域,我们有办法将人的最佳判断和计算机的高效率结合起来。

在本文中,我们将撇开热闹,对这些流行语进行解码。我们将告诉您“智能合同”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人们会关心它。我们还会以通俗的语言解释对DAO的攻击是怎么回事,以及攻击带来的对智能合同的担忧。我们会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即人与机器相结合的智能合同数字模拟框架(简称“DnA”框架)。通过相关链接,读者可以研究、检验和完善我们的解决方案,所有资源均开放共享。

全文阅读,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