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跨境电商走私犯罪做到一分为二的看待,对社会危害性大、主观恶性深、影响恶劣的走私犯罪严厉打击,对社会危害性小、积极合规整改的企业予以引导和扶持,贯彻落实最高检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少捕慎诉的精神,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检察机关目前试行的“合规不起诉”制度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思路。
Continue Reading 跨境电商走私犯罪法律分析及其合规不起诉的实现进路

作者:海关与贸易合规团队

案例:赵某于2002年至2003年间,受广州某公司委托,协助该公司开立信用证并代为从外国公司报关进口汽车配件过程中,以制作虚假发票的方法故意低报货物价格,将价值人民币108万余元的汽车配件走私进口,共计偷逃税款人民币91959.96元。该案件经法院审理后最终判决:被告人赵某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罚金人民币9.2万元;追缴在案的被告人赵某的违法所得人民币91959.96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在办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犯罪案件中,对走私货物、物品及违法所得的没收、追缴,一直是缉、检、法部门之间分歧较大和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各部门之间职责、角色的不同,对于法律规范的理解也不尽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执法的不统一,给当事人以及社会大众带来了混淆和困惑,因此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期待能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有所帮助。

全文阅读,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