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我们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各方如何维护自身的合同利益尝试提出一些务实的建议。
Continue Reading 疫情防控 | 新冠病毒爆发对国际商品买卖合同的影响
在澳大利亚经商丨国际贸易
澳大利亚如何监管国际贸易?
澳大利亚是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的签字国,对国际贸易进行严格监管,包括对向境内输入和向境外输出商品和服务。
…
Continue Reading 在澳大利亚经商丨国际贸易
中美贸易战:原产地确定是关键
作者:刘新宇 金杜律师事务所海关与贸易合规团队
为平衡美国232措施给中国造成的损失,维护中国国家和产业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税委会[2018]13号文),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自4月2日起,对7类共128项商品加征关税,其中,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15%,猪肉及制品等8项商品加征关税25%,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建议对来自中国的1300种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的产品,年进口值约500亿美元,中美贸易战全面拉开序幕。在这场硝烟味浓重的贸易战中,中美双方祭出的都是“加税”的重磅措施,而其实施的关键则是原产地问题,即上述税委会文件中强调的“原产于美国”的特定商品,同样的,美国232措施针对的同样是“原产于中国”的商品。那么,如何认定有关货物是否原产于美国或者中国,就成为关键问题。
Continue Reading 中美贸易战:原产地确定是关键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企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者:肖瑾 苏畅 李政浩 金杜律师事务所争议解决部
“贸易战”的主要内容
2018年3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政府将长时间内对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直至美国财政部长认为不再必要[1]。不出一个月,3月22日,特朗普政府再次“出招”,这一次矛头直指中国,指责中国强迫美国企业转让技术以及非法入侵美国公司网络等“经济侵略”行为[2],并且“招数”远不止加征关税那么简单,包括:
Continue Reading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企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打破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
作者:Scott Bouvier,陈兵,肖马克,Martyn Huckerby,Ramon Garcia-Gallardo以及龚奕欣 金杜律师事务所
为什么降低非关税措施是一项全球性议题?
在全球范围内,正如近期大量出现的国际自由贸易协定所强调的,开放贸易、取消壁垒是一个趋势。这些协定带来的明显且可计量的好处是关税的降低或取消。
但是,正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所承认的那样,非关税措施(NTM)仍是摆在进出口商和决策者面前的重大挑战。非关税措施被定义为“对国际货物贸易、贸易数量或价格或两者的改变有潜在经济影响的普通关税之外的政策措施”,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其使用范畴非常广泛。
Continue Reading 打破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