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与王龙集团有限公司等侵害香兰素技术秘密纠纷二审案件宣判,判决被诉侵权人王龙集团公司等赔偿技术秘密权利人1.59亿元。该案作为我国人民法院史上判决赔偿额最高的侵害商业秘密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舆论热议。二审判决折射出最高司法机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懈努力,传递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恶意侵权的鲜明司法态度,让业界为之振奋。该案触及了近年来困扰商业秘密司法保护中的若干重要法律问题,逐一提出了创新的解决路径和司法规则,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Continue Reading 强化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的最新实践——最高人民法院“香兰素”商业秘密二审判决述评

正式公布的商业秘密民事案件规定是中国第一部较全面、成体系的商业秘密专门司法解释,其将促进中国法院审理商业秘密民事案件时法律适用的统一。两部司法解释增加了不少对商业秘密权利人有利的规定,特别是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入罪金额门槛由50万元降至30万元,将大大提高权利人成功维权的机率,加大对商业秘密侵权、犯罪的打击力度。
Continue Reading 与商业秘密相关的两部司法解释在9月正式公布并实施

作者:丁文联、吴佳、谭晓明 金杜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正式发布稿》),并已于9月12日正式施行。相较于6月10日发布的《关于审理商业秘密纠纷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及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07年司法解释》)相关条款,正式发布的司法解释文本发生了不少变化。
Continue Reading 商业秘密保护新动向(上) ——简析商业秘密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到正式发布的变化

软件开源作为一种经营模式日益盛行,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平台型的企业经营者)、软件开发者选择将自己的软件通过开源的方式贡献给社区。然而,如同笔者在此前发表的《开源软件:未必免费的盛宴》一文中所述,软件开源常常是一种商业经营模式,而并非免费的盛宴,开源软件的开源方(以下称“开源方”)依然可以结合自己的商业目标,在将软件开源的同时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Continue Reading 开源软件:保护的智慧

作者:徐静 矫鸿彬 刘新宇 金杜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诉讼部

2017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 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称“新《反法》”)针对近年来市场中出现新的竞争行为和竞争问题,吸收了司法中的一些探索经验,考虑了相邻法律的立法情况,更清晰地界定了《反法》的调整范围,更明确可行地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利于鼓励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新《反法》也势必会对企业经营和司法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反法》与知识产权法有密切联系,其中的混淆行为、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次也有不同程度的修改。与之相对应的法律责任条款也有较大变化。
Continue Reading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相关条款详析

作者:郝元 彭荷月 金杜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诉讼

所谓证券交易信息,通常指有价证券在证券交易市场集中交易产生的、经过证券交易所整理、编排的市场交易数据、行情及因其产生的其他相关信息,包括证券价格、股价指数及行情信息等。以信息是否公开为标准,证券交易信息可分为公开信息及非公开信息,其中公开信息包括即时行情、每日涨跌幅比例超过7%的前5只证券成交情况等信息,而非公开信息主要是交易记录信息,包括营业部实时成交回报、营业部清算数据、投资者交易数据等[1]。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上述交易信息的传播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于交易信息的法律保护越来越必要。而作为证券交易信息的编纂者,证券交易所能否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禁止或限制他人对其已经公开发布的交易信息进行自由使用?基于这一问题,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围绕上述公开信息的知识产权属性进行讨论,简要分析了国内此类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美国法体系下证券交易公开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相应考察与总结,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于国内证券交易所在实践中应如何有效加强对于此类信息的保护提出了建议以作参考。
Continue Reading 有关证券交易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可能性的一些探讨